为深入挖掘民族企业的文化内涵,探寻其发展的“诗与远方”,9月27日,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诗人协会、贵州省散文学会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论坛在贵州雄正集团拉开帷幕。此次论坛聚焦仡佬族企业的独特魅力,众多专家、诗人、作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民族企业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
一、领导致辞: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论坛伊始,贵州省仡佬学会常务副会长、非遗传承人、雄正集团董事长张再彬先生热情致辞。他强调雄正酒业集团在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贵州雄正集团作为仡佬族企业的代表,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传承和弘扬仡佬族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挖掘民族企业的文化价值,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诗协与散文学会发声:文化与企业的融合之美
诗协主席郭思思和散文学会会长秦连瑜先生分别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阐述了文化与企业融合的重要性。
郭思思主席认为,诗歌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为企业赋予独特的精神内涵。他以贵州雄正集团的发展历程为例,指出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诗歌的魅力在企业发展中绽放光彩。
秦连瑜则强调了散文所具有的细腻情感和人文关怀,能够为企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他鼓励企业积极与文学艺术界合作,通过文学作品展现企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企业的独特魅力。
三、主题发言:多元视角解读民族企业
在主题发言环节,沈波、吕建明、刘红娅、黄明健、冯静静、王钢等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诗人、作家分别从历史文化、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对贵州雄正集团进行了深入剖析。
诗人沈波追溯了仡佬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指出贵州雄正集团在传承仡佬族酿酒技艺方面的重要贡献。他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实体,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通过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散文作家刘红娅结合当前市场形势,为贵州雄正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强调,企业应该注重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方案。同时,要加强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提高市场占有率。
王刚教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享了他对贵州雄正集团文化内涵的感悟。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表达了对民族企业的赞美和祝福。
四、交流发言:分享经验与感悟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学生分享了他对民族企业发展的看法。围绕贵州雄正集团的品牌建设展开了讨论。他说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民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打造具有独特个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他建议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民族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五、总结发言:展望民族企业未来
论坛最后,仡佬学会会长申波从四个方面对本次论坛进行简要总结。第一,这是仡佬族文化与酱香酒文化交融的一场文化盛宴;第二,这是诗人与作家发出智慧之声的一种文学力量;第三,这是民族企业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一台经济引擎;第四,这是彰显民族企业的使命与担当的一个文化传承。
申波会长对各位专家、诗人、作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同时对贵州雄正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本次论坛特别聚焦了仡佬族文化和酱香酒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他们的发言,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可以为民族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申波会长还强调,民族企业与民营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本次论坛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企业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民族企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而民营经济则为民族企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等支持,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雄正集团的成功案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申波会长希望民族文化专家、诗人和作家们能够继续关注民族文化和民族企业,用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企业的发展鼓与呼;希望贵州雄正集团能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发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他还呼吁更多的民族企业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来,共同推动民族企业的繁荣发展,让民族企业的“诗与远方”更加美好。
贵州省仡佬学会在论坛活动中,组织大家学习徐麟书记在《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文/冯静静
图/杨正前
一审/屈宁丽
二审/廖天勇
签发/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