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树楷诗选十首(清代务川诗人)

    聂树楷(1864~1942年),清代诗人。贵州务川县人。仡佬族。字尊吾、得庵(又作大安)。晚号聱园居士。清光绪初,游学贵阳,应府试得第一,补弟子员(秀才),为廪膳生。光绪十九年(1894)乡试中举。次年进京会试,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签名。回黔后入兴义刘统之(官礼)观察靖边大营为戎幕,以运粮赈济滇省有功,得保知县。后留云南补用,充提学署学务公所总科长兼第一即成师范模范中学监督。辛亥革命后委为兴义县知事,政声颇著。民国五年(1916)任省署秘书长,为省长刘显世所特识。后参与续修省志,任《民国贵州通志》分撰,写选举、职官、武备、食货、文艺5个专志初稿,并为家乡务川征集《都濡备乘》手抄本若干卷,为兴义撰《兴义县志》8卷。民国六年(1917)后作的《诗钟》1卷(刻板本)、《聱园诗剩》2卷、《聱园词剩》2卷(均手抄本)存藏贵州省图书馆。

    查看更多
    聂树楷〔清代务川诗人〕——聱园词剩(录自《贵阳五家诗钞》)

    聂树楷贵州务川县人。光绪甲午科(1894年)中举。第二年入京会试,参加“公车上书”签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回到贵州,在贵阳与他人倡导组织“贵州不缠足会”,从事早期妇女解放运动。1913年担任兴义县知府时被举为贵州全省清廉六官吏之一。1915年,改任比节县知事,后任省公署秘书。1919年任《贵州通志》分纂。1920年他不愿卷入政治旋涡,辞职返乡,一心着书立说,编出《聱园诗剩》两卷、《词剩》一卷、《诗种》卷。

    查看更多
    重庆市唯一仡佬族村寨——武隆区浩口乡田家寨
    田家寨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浩口苗族仡佬族乡,全寨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共有农户90余户,其中仡佬族348人,占全寨人口的82%,2014年,田家寨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联合命名为“笫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田家寨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浩口苗族仡佬族乡,全寨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共有农户90余户,其中仡佬族348人,占全寨人口的82%,2014年,田家寨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联合命名为“笫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查看更多
    安顺弯子仡佬族寨地戏
    在贵州省著名风景区黄果树瀑布东北60公里左右的安顺地区,有一个弯子仡佬族村寨,那里仡佬人表演的“地戏”就极具民族特色。“地戏”是“傩戏”演变出的一种,也是一种祭祀性的地方戏,一般在仡佬族“吃新节”上为了庆贺丰收时表演。

    在贵州省著名风景区黄果树瀑布东北60公里左右的安顺地区,有一个弯子仡佬族村寨,那里仡佬人表演的“地戏”就极具民族特色。“地戏”是“傩戏”演变出的一种,也是一种祭祀性的地方戏,一般在仡佬族“吃新节”上为了庆贺丰收时表演。

    查看更多
    仡佬族古歌:叙根由

    《仡佬族古歌:叙根由》是罗懿群、吴启禄两位先生历经周折、千寻万访取得的“真经”,也是到目前为止各地搜集的仡佬族古歌中规模最大、篇幅最长同时也是最为完整、宝贵的一部,是仡佬族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

    查看更多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黔ICP备2024036630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477号